2~6歲低張兒童的運動建議
孩子在2歲後便開始持續累積動作的技巧,像是學習快跑和跳躍,練習單腳平衡及攀爬網架,在挑戰越來越高難度的體能活動時,需要具備基礎的穩定性動作能力和一定的肌耐力才能勝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從兒童發展里程碑來看,這群孩子不一定會有動作發展落後的情況,但動作品質總是差強人意,重複性的運動很容易就累,學一個技巧性的動作則需要花較多的時間才能學會。
當治療師評估幼兒的肌肉張力狀態時,則發現孩子的關節角度容易過大,肌肉也呈現鬆軟,較難以維持穩定的姿勢,總結來說,這便是肌肉張力低的表現。
什麼是肌肉張力呢?
肌肉張力是指肌肉在一般放鬆的狀態下呈現的樣子,正常的肌肉張力會讓肌肉在一個適當的狀態,具有一定的彈性,不會太緊或太鬆,若需要出力時,肌肉可立即穩定收縮,做出最好控制。
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我們簡稱為低張兒童,除了在嬰幼兒時期的行為表現就有跡可循外,這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易伴隨大腦感覺統合功能中前庭覺及本體覺調節不良的情況發生。
孩子在行為上,則表現出腳踝容易扭到、容易被撞倒、時常駝背、無法好好維持穩定坐姿玩遊戲和學習的情況,學齡後也容易有書寫的困擾。
若家中孩子為2歲前的寶寶建議閱讀低張寶寶該怎麼辦? 職能治療師教你早期促進方法
簡單來說,一個跳的動作,本體覺回饋不佳(需要用力的狀況時,不知道哪邊要出力)的低張兒童較不知道要如何運用雙足前掌踮起的力量瞬間將自己往上帶,他們的動作運用則偏向將大肌肉群一起用力,所以時常會發現他們的動作表現是用力蹲或用力伸直,但卻不知道如何交替順暢的作出蹲跳的動作。
不只在粗大動作上品質不佳,在精細動作上也能觀察到協調不佳、虎口穩定度弱的情況,孩子在使用工具時會有用力不當或是使不上力的情形。
若您的孩子在生活上遭遇這樣的困難,治療師建議在循序漸進下,從生活遊戲中一步步提升孩子的基礎能力。
協助2~6歲的低張兒童學習動作技巧
孩漾全人發展工作室郭虹吟職能治療師依據兒童發展年齡給予以下運動建議
1. 2歲~2歲半:
提供多樣化活動,提高動機讓他喜歡動
粗大動作
- 練習走斜坡、樓梯、高低不一的台階
- 練習划步車、原地跳躍、小鴨蹲走、墊腳尖轉圈圈
- 練習開關不同大小的瓶蓋
- 練習黏土搓揉、按壓、挖、舀、捏,使用工具切斷
2. 2歲半~3歲半:
在動機下增加次數,給予任務
粗大動作
- 練習走一段斜坡步道、跳巧拼墊向前及兩側、跳跳床
- 練習騎三輪車、攀爬斜網架、小熊爬往前及往後
精細動作
- 練習按壓泡泡紙、曬衣夾夾拼圖
- 練習按壓噴水瓶、黏土遊戲、雞蛋型蠟筆塗鴉
3. 3歲半~4歲半:
逐漸增加挑戰,帶著孩子運動
粗大動作
- 練習固定跑操場幾圈、爬垂直網架、玩各式溜滑梯及盪鞦韆
- 練習小熊側爬、匍匐前進、青蛙跳跳、跳巧拼墊向後
精細動作
- 練習使用安全剪刀
- 練習擰乾毛巾、拼湊樂高、LASY、用粗蠟筆畫畫
4. 4歲半~6歲:
運用團體增加挑戰,討論怎麼做更好玩
粗大動作
- 練習定期爬郊山、踢足球、騎腳踏車、游泳
- 練習小牛耕田、蜘蛛人走路、小飛機、抓欄杆
精細動作
- 練習做勞作、雪花片、小樂高
- 練習扣釦子、鎖螺絲、使用筷子、三點式握筆描畫
另外,職能治療師也會運用感覺統合理論中的感覺調節手法,進一步激活前庭-本體系統,調整身體的近端穩定度及肌肉共同收縮能力來強化動作執行表現。
孩漾提供專業發展諮詢及居家指導服務
照片來源:Pexels
撰文/郭虹吟職能治療師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