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2的文章

孩子有過動傾向嗎? 如何幫助他更穩定

圖片
  2歲多的小愷是家中獨子,個性活潑好動,平時喜歡東奔西跑,找大人一起玩遊戲,托嬰中心老師發現他玩玩具時很容易轉換,每個玩具玩1次就不玩了,看到別人手上的玩具便想要去拿,有時候為了搶玩具會把同學推倒,種種的行為讓家長和老師頭疼…. 家長腦中總是想著小愷才2歲多,而且他本來氣質就屬活潑好動,過些日子應該就會好一些,但隨著孩子3歲多了,小愷在環境中卻越來越失控。 家長不禁懷疑孩子有沒有過動的傾向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穩定一些? 」  「此時需要去醫院給醫師評估了嗎?」 透過這篇文章,以職能治療師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如果孩子氣質好動或有過動傾向時,如何進一步幫助他穩定自己。 心理發展學家皮亞傑所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幼兒在0-2歲屬於感覺動作期,透過感官訊息及動作探索來發展認知及感覺動作能力。 此時的幼兒喜歡跑跳,喜歡律動,注意力短暫,也因為語言才正在建構發展,往往動作回應較語言表達快,且較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時常讓周遭的大人們懷疑他們是否有過動傾向。 首先,「氣質好動」、「過動傾向」、「過動症」是不一樣的! 根據國外學者A.Thomas和S.Chess提出嬰幼兒天生氣質九大項度,其中「 反應性大 」、「 活動量高 」、「 注意力分散度高 」的氣質屬於好動類型。若孩子屬於這樣的天生氣質,家長可以 優先建立好生活秩序,在適切的親職教養及幼兒園學習過程中,部分幼兒能學會在環境中控制自己的行為。 👉延伸閱讀文章 孩子的天生氣質如何看? 家長可以一直觀察到孩子4歲左右,若孩子依然有活動量偏高、衝動性偏高、難以專心…等現象,便屬於過動傾向,此時就需要提高警覺了。 然而 「過動傾向」並非就是過動症 。 「過動傾向」不是醫學上的診斷名稱,一般通常意旨孩子出現了一些行為表現符合診斷標準裡的 部分項目 ,但還不到確認診斷的程度。 過動症又名「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簡稱ADHD, 主要分為「 注意力不足 」與「 過動/衝動 」的兩大類型。雖然大部分 ADHD 患者同時表現出來不專心及過動 / 衝動二者症狀群(如下列),也有不少患者以其中一種症狀群為主。 在 注意力症狀群 或 過動/衝動症狀群 的項目中大於6項以上,並持續6個月以上 這些症狀必須在12歲前出現,有些在7歲前可觀察到 需橫跨到家庭及學校

職能治療與托嬰中心的跨界合作

圖片
  一般所知的職能治療師大多在醫療院所、基金會或發展中心裡,也有部分治療師 定期進入校園做專團服務,入班諮詢。兒童職能治療師的角色非常多元,且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領域。 當職能治療師進入了托嬰中心,可以帶來什麼協助呢? 兒童職能治療師的專業範疇 : 透過個別化評估,找出幼兒弱勢能力,以發展理論為基礎設計活動,以遊戲的方式為媒介,讓孩子發展的更好。 孩漾的治療師依據幼兒年齡選用適切的檢核表,並且透過遊戲互動來進一步評測幼兒的多元發展能力,全方面的了解孩子的生活面向,包含:居家生活作息、學校、社區的情境表現。 在確認孩子的發展能力後,治療師提供專業的建議,協助孩子在生活上越來越穩定,跟上同儕的發展,甚至能誘發出更多的學習潛能。 我們相信職能治療師與托嬰中心的合作將成為未來趨勢, 以優先預防,適時促進,減緩發展遲緩發生的可能 作為跨界合作的核心主軸。 👉 孩漾全人發展工作室與托嬰中心合作的四大優點 : 孩漾專屬的幼兒發展檢核表,分為5大領域: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粗大動作、精細動作,依據每項發展項目,治療師將一一評測,以維持檢核品質 治療師定期檢核幼兒的發展能力,發現幼兒的優勢及弱勢能力,協助托育人員及家長找出高風險幼兒,一同協助孩子穩定發展 提供托育人員知能研習講座、親職講座、親子遊戲,相關教養技巧的培訓課程 定期追蹤高風險幼兒的發展,及時的引導和促進,讓家長即刻把握住幼兒三歲前的大腦發展黃金期 一旦發現孩子有跟不上發展的狀況時 孩漾為家長提供 諮詢及 居家指導服務   後續專業追蹤不擔心 --------------------------------------- 點擊連結: 👉想了解孩漾 治療師專業背景 👉 想了解 孩漾諮詢及居家指導服務 👉 想了解 寶寶發展指導 👉 想進一步洽談,請至 FB 粉絲團 或 電子信箱 留下訊息

從生活自理開始培養獨立性格

圖片
  孩子已經要進入幼兒園了,生活上還有許多需要幫忙,該如何讓孩子獨立一些呢?    這是家長時常擔憂的問題, 我們將焦點回歸到幼兒的日常作息上,先教導生活自理能力,進而才能培養獨立性格。   幼兒在 1 歲半到 2 歲間,可行走並能理解與表達時,就可以開始教導生活自理能力,這也是職能治療師很重視的一項職能表現。 3 歲前的幼兒憑藉著生活例行事務以及環境中的多元刺激,來認識自己及理解外在的世界。因此從 2 歲開始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是格外重要的,幼兒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將來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石。   生活自理能力是什麼呢 ?   簡 單來說,就是一個人自我照顧的能力,也包含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小到盥洗、上廁所、穿衣、吃飯,大到掃地、洗碗、倒垃圾,總結來說,它是一個多元能力的展現,包含認知能力、語言理解與表達、精細動作能力、粗大動作能力、社會互動能力。   以一天的生活作息來說,譬如 : 2 歲的孩子早上醒來,吃早餐時,讓孩子坐在餐椅上使用湯匙進食,離開餐桌時,請他用毛巾擦一下臉。刷牙時,自己先用小牙刷刷牙,家長再幫他刷一次,協助他練習漱口。換衣服時,孩子手舉雙手讓爸媽幫忙脫下,爸媽試著幫他套頭後, 讓他的雙手去找袖口穿起來。穿褲時,爸媽協助穿好尿布及褲子後,請他將尿布丟入垃圾桶。出門時將他的鞋子放好,協助他套入後,讓孩子自己黏上黏扣帶。 在早晨時光裡,孩子其實已經練習了許多生活自理項目,像是進食、盥洗、換衣褲、穿鞋。   又譬如 : 大一點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自己將鞋子脫掉後放入鞋櫃,襪子脫去,背包放好,洗手並擦乾,自己倒水來喝;若不小心翻倒時,主動去拿抹布來擦;開始玩玩具,玩好玩具後和父母一起收拾 …. 等等。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主動做出一序列的自理活動,了解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情,這便是獨立性的開始   專家指出,幼兒 2 歲 -5 歲的時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建立非常重要,他們從「想要自己做」到「會自己做好」。 孩子隨著精細動作的發展成熟,可以拉上拉鍊、打開及扣上釦子;隨著粗大動作的成熟,可單腳交替套上褲管;隨著心智的成熟,出門時帶上小背包,幫自己準備水壺、帽子、毛巾、餅乾 .. 等,這些例行事務的成就感將讓孩子感到自信,認為自己是有能力做些事情的。 大部份的幼兒在入小班時,都已學會吃飯、穿脫衣褲、穿脫鞋子,幼兒3歲的時期,是邁向獨立的關鍵分水嶺。 學齡前兒童的生活自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時, 可以怎麼互動?

圖片
  自閉症光譜疾患(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簡稱ASD),是大腦神經發展異常的一種症候群。在醫學的診斷標準(DSM-5)中,自閉症光譜疾患包含兩大診斷主軸,第一主軸為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缺陷,第二主軸為侷限及重複的行為、興趣及活動,且這些困難在童年早期便開始產生,並影響到生活適應。 那麼"光譜疾患"又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的自閉症光譜疾患,意旨涵蓋著具這些行為表徵的所有自閉症兒童,但因每個人的症狀充滿著個別的差異,嚴重度也不一。 有些孩子症狀輕微,只有眼神迴避,不善於溝通交際,感覺敏感、討厭生活改變,也有些孩子缺乏口語表達,有許多的固著行為或自我刺激,甚至無法生活自理,在經過專業的醫學診斷後,依程度有輕、中、重度之分,但一併統稱為自閉症光譜疾患,也是普遍社會所稱的”星星的孩子”。 根據近年來臺灣的官方統計,自閉症的盛行率已達1%,大約每100位兒童裡就有1位診斷為自閉症,而在美國更是約68人中就有1位,盛行率逐漸攀升。 大部分的自閉症兒童在3歲後才被診斷出來。目前國際醫療趨勢的目標之一是積極研究早期偵測自閉傾向的方法,以協助更多的自閉症幼兒及家庭,透過早期介入,讓幼兒的發展及適應性能夠更順利。 由於每位自閉兒的症狀不一,且需要端看幼兒的年齡來做客觀的判斷,這也是目前醫學早期診斷上遇到的困難。 一旦家長發現孩子為高風險後,便可以到大醫院的聯合評估中心做全面的評估,以釐清是否還有語言、認知、情緒、動作、感統上的問題。 目前2歲後的幼兒可以透過自閉症幼兒篩檢修訂量表(M-CHAT-R)來檢視社會互動的發展,但2歲前的嬰幼兒,在語言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出來前,一般家長要如何從居家中觀察寶寶的溝通意圖及社會互動品質呢?   其實是可以透過早期行為表徵的檢核,像是寶寶的眼神、表情、手勢、肢體回應…等,來進一步找出具自閉傾向的高風險嬰幼兒。 ☝以下參考 美國Baby Navigator檢核表 ,在寶寶9~16個月大時展露的16項檢核項目中,一一檢視社交互動的品質。   適用對象:9~16個月寶寶 總分4分或以上:繼續觀察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持續這樣的狀況 總分8分或以上:滿16個月後,建議做進一步的篩檢或到大醫院做聯合評估,以確認診斷及後續治療。 此檢核表僅作為提早發現自閉傾向的嬰幼兒檢核工具 嬰幼兒早期行為特徵有部分偽陽性的可能,請

疫情期間,孩子的情緒波動變大怎麼辦?

圖片
  隨著疫情升溫,每天確診的數據不斷攀升,在家居隔或是自主請防疫假的孩子逐漸增加,突然的生活作息改變,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家長也必須不斷的調整自己來協助孩子適應情境上的轉變。每週在"要不要上課及安不安全"之間做抉擇,也讓爸媽們傷透腦筋,親子之間的摩擦及焦慮感確實提升不少。 在反反覆覆的停課與復課之間,有些高敏幼兒的情緒波動甚至變大了,時常出現故意及調皮的行為,我們可以怎麼協助他們呢 ?   孩漾團隊郭虹吟職能治療師建議從「 4 不 3 要」著手: 1.      生活作息不打亂 學齡前孩童最需要注重的是生活規律,就算學校停課了,也請幫他建立好生活作息表,內容可以參考幼兒園課表的安排,但不要排滿,只需要結構化即可。 家長在制定生活作息表時可跟孩子一同討論,時間上也可以彈性一些,如此一來便能提高孩子參與的動機。譬如:早上 8 點 -9 點:早餐時間; 9 點 -10 點:畫畫運筆課; 10 點 -11 點:體能遊戲課; 12 點 -2 點:吃飯及午睡時間; 2 點 -3 點:勞作積木課; 3 點 -4 點:戶外探索課。 家長利用生活作息表協助孩子在家時仍保持著生活規律性,好處是讓孩子知道一天當中什麼時間點該做些什麼事,便不會無聊只想看電視,而在一段時間後,孩子復課回歸學校作息時也較容易銜接上。 若學校有線上課程,請依學校的課程進行,並在其他空出來的時間做另外的安排,一併寫入生活作息表裡。 2.      看電視時間不增加 沒有線上課程的孩子通常在客廳玩遊戲,在空間裡面對大電視的時間久了,一定會想要開電視來看, 若孩子真的控制不來,我們可以運用生活作息表,譬如:中午 12 點 -2 點間是吃飯時間,告知孩子可以在吃完飯後看 20 分鐘的電視,時間一到就要關起來,準備上床睡午覺。 讓孩子遵守規定,並持之以恆下去,便不會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看電視的時間。 有線上課程的孩子,一天下來盯著螢幕的時間變多了,中午也會慣性的要打開電視來看,這一點就需嚴格管控,提醒孩子一天下來眼睛會很累,白天的下課時間可以去喝水、上廁所、動一動,只有晚上休息時可以看電視 20 分鐘。 3.      體能活動不減少 學齡前孩童在家一段時間後,持續與外界的互動變少,環境中的感覺刺激太過單一,久而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及情緒力的發展。建議依照生活作息表,讓孩子每天都有一段時間可以到

0~6歲幼兒4大關鍵成長要素

圖片
  在幾次的發展諮詢及居家指導經驗中,習慣關心孩子一天的生活作息以及平時家長都跟孩子玩些什麼?  而大部分家長則苦笑講述著孩子生活作息不太穩定以及沒時間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較擔憂的爸媽則進一步的提出問題 : 「孩子的學習狀態時常起伏著,要如何幫助孩子更穩定呢?」 恩,這個問題面向很大! 但我的回答是 : 「先 從孩子的生活面著手吧! 」 學齡前的孩子特別受環境及所處的人、事、物的影響,而個別化的發展不僅是端看孩子自己本身的能力,在孩子每天所處的生活情境中,他如何被滋養成長,最後終將影響著他長成什麼模樣   如果孩子仍然不夠穩定,我們可以怎麼協助呢? 建議可以先從基本卻關鍵的成長因素來考量, 希望這篇文章能勉勵正在孩子的發展里程碑中努力的爸媽,以及正在關心孩子成長階段的家庭。 👉 0~6歲幼兒4大關鍵成長要素: 1. 規律的生活作息 2. 均衡的營養攝取 3.  足夠的活動刺激 4.  正向的親子教養 在醫學研究中得知四大關鍵成長因素可以幫助孩子的大腦發展的更好,讓神經突觸能連結得更快速,而注意力、情緒力、學習力便能在良好的基礎建構下慢慢茁壯。                                       ----------------------------------- 1.  規律的生活作息 學齡前的孩子應在9點半前準備就寢,在10點前入睡。 1~2歲以下幼兒的作息安排: 有至少11~14個小時好的睡眠,包含小睡與午睡的時間。 3~5歲以下幼兒的作息安排: 有至少10~13個小時好的睡眠,包含小睡與午睡的時間。 根據美國小兒醫學會建議: 2歲前禁止使用3C電子產品,2歲~6歲,可分段1小時,ex:每次20分鐘至30分鐘,一天兩次。 提醒在準備就寢前不要使用3C電子產品,若引起腦波興奮則會影響睡眠的品質和長度。 2.  均衡的營養攝取 食物的選擇: 「天天五蔬果」,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二份水果,共五份的蔬菜水果。而一份大約是小孩自己拳頭大小的量。 足夠的飲水: 水可以幫助血液運送足夠氧氣到免疫系統,使免疫細胞能發揮作用,水分足夠也可以幫助身體細胞代謝運作。 一歲以上幼兒,以副食品為主後,一定要充足給予水分,攝取的水分(包含奶量)則建議 :       -10公斤幼兒每天攝取1000ml的水       -15公斤幼兒每天攝取1250ml的水  

孩子的天生氣質如何看?

圖片
在療育課的現場,家長總是能提出各種育兒上的疑問來考治療師,例如:「老師,為何哥哥小時候很好養、很好帶,但弟弟就是愛哭又難搞呀?」這.....跟星座有關嘛😆 其實每一位寶寶出生後都具有「天生氣質」,擁有不同的習性和特質,有些比較敏感、容易哭泣,有些則是生活作息不規律,像是白天睡得比晚上還久或喝奶的時間總是很難抓,讓父母心累不已。 國外學者 A.Thomas 和 S.Chess 經過長期研究,將孩子的種種特性歸類為九個向度,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寶寶的習性,若能掌握到孩子的特質便能找到適當的教養方法來減輕育兒上的壓力。   而氣質是什麼? 「天生氣質」意指一人對於外在刺激的反應、應對方式,孩子出生後,家長可從生活中觀察小孩的生活習慣、行為舉止。大約在 6 個月前後,就能看出孩子的氣質取向為何 👉 在生活中觀察 九大氣質向度: 活動量:     活動量是指孩子一整天身體活動的程度。活動量大的孩子較活潑好動,清醒時間較長,相對地,活動量小的孩子會較安靜,比較喜歡靜態的活動 規律性:     規律性意指孩子的基本生理機能,如睡眠、飲食、如廁是否有規則、具固定時間。規律性   高的孩子吃、喝、拉、撒、睡如鬧鐘一樣準時,反之規律性低的孩子,作息時間則讓父母摸不著頭緒,無法輕易預測 趨避性:     避性指當孩子接觸新的事物,會較好奇想要嘗試、探索、或是較退縮。例如,趨性較高的孩子可能會較想試試看新的食物,而避性高的孩子可能一聞到不熟悉的食物味道,就會先排斥 適應性:     適應性為孩子面對新的人事物,能快速調適,還是需要較多時間適應。適應性和趨避性有些相似,但不全然相同。例如:避性較高的孩子,剛到陌生的地方產生抗拒的心態,躲在父母背後、拒絕和小朋友互動,但若孩子適應性高,短時間就能適應新的情境,開心和小朋友玩耍 反應強度:     反應強度為孩子接受外在刺激時,反應是否激烈。例如有些孩子一旦餓了會大哭,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有些則是沒有特別的反應,需求不容易被父母察覺 反應閾:      反應閾是引起孩子反應的刺激量大小。例如,反應閾低的孩子,只要尿布濕了一點,就開始哇哇大哭,反之,反應閾高的孩子,可能到大便才會有反應 情緒本質:     情緒本質為孩子一般會表現出偏正向、或是負向的情緒。正面情緒較高的孩子常常笑口常開,表現出高興的模樣,負面情緒較高的孩子則看起來悶悶不

孩子不會說話,如何早期誘發口語?

圖片
  在社區進行幼兒發展篩檢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便是:「治療師,我的孩子1歲多了,還不太會說話怎麼辦?」 其實這是個大哉問~簡單來說,孩子不太會說話,僅是一個表現,我們需要了解是什麼原因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職能治療師的專業,便是以全人的觀點去思索孩子本身、從事活動及所處環境中的互動狀態   譬如:一個1歲半的孩子,在托嬰中心與老師互動時可以說出一些疊字詞,但在家裡和爸媽玩時卻時常用比的,其中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的表現有落差呢?   👉 全人的觀點須考量以下七項關鍵因素: 孩子語言、社交、認知的發展是否跟上同儕? 孩子習慣用什麼方式來表達需求?  孩子的社交互動是否適切?  孩子玩遊戲的方式如何? 爸媽平時如何跟孩子玩? 孩子的口腔的基礎動作如何?  孩子是否有口腔觸覺敏感的狀況?   以上的訊息加上治療師直接觀察及互動的過程都能進一步的了解孩子目前的發展狀態 治療師依據孩子個別化的發展,提供最適切的引導建議給家長 語言發展與社交、認知能力密不可分! 💕 該如何偵測呢? 👉 了解孩子在6個月、12個月、18個月的發展概況 : 6 個月 語言發展      對環境中的聲音與熟悉大人的聲音有興趣,當大人改變音調時會有反應 會對著大人微笑或發出聲音,咿咿呀呀的聲音變得更像大人說話的樣子,開始有類似「ㄅㄆㄇ」的音出現 會玩自己的聲音,也會發出聲音吸引他人或跟人互動 社交發 展   回應其他人的表情,往往看起來很高興 認識熟悉的面孔,並開始知道陌生人 認知發展 喜歡鮮豔的顏色,對聲光有興趣 對物品感到有興趣,且試著拿搆不到的東西 12 個月 語言發展 開始聽懂一些生活中的簡單字詞,如:「抱抱、鞋鞋、嘴嘴、ㄋㄟㄋㄟ」 使用簡單手勢或動作表示想法,如:掰掰(揮手)、謝謝(點頭) 開始牙牙學語,發出的聲音長短不一有變化,如:「八八八八搭搭,咕咕。」的重複音 叫“媽媽"和“爸爸"是有意義的 社交發展 發出重複的聲音或做出重複的動作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明顯對陌生人感到害羞或緊張,有喜歡的東西和人 正確地看向所說的圖片或東西 認知發展 可以輕易地找出藏起來的東西 喜歡因果的遊戲,像是按按鍵會發出音樂、喜歡拍手 開始正確的使用物品,如:用杯子喝水、梳頭髮 18 個月 語言發展 可以辨認自己的身體部位或五官,可以聽懂常見的稱呼,如:「手手、鼻 子、嘴巴、阿公、阿姨」 可以聽懂沒有動作提示

孩漾諮詢信箱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