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感統與動作」標籤的文章

2~6歲低張兒童的運動建議

圖片
孩子在2歲後便開始持續累積動作的技巧,像是學習快跑和跳躍,練習單腳平衡及攀爬網架,在挑戰越來越高難度的體能活動時,需要具備基礎的穩定性動作能力和一定的肌耐力才能勝任。 我們發現在臨床實務中有一群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便 不太喜歡爬行、站的時候喜歡靠著、走路容易累、喜歡被抱著勝於坐著和爬,有些甚至有口水流不停,偏好軟質地的特定食物等情況。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從 兒童發展里程碑來看, 這群孩子不一定會有動作發展落後的情況,但動作品質總是差強人意,重複性的運動很容易就累,學一個技巧性的動作則需要花較多的時間才能學會。 當治療師評估幼兒的肌肉張力狀態時,則發現孩子的關節角度容易過大,肌肉也呈現鬆軟,較難以維持穩定的姿勢,總結來說,這便是肌肉張力低的表現。 什麼是肌肉張力呢?   肌肉張力是指肌肉在一般放鬆的狀態下呈現的樣子,正常的肌肉張力會讓肌肉在一個適當的狀態,具有一定的彈性,不會太緊或太鬆,若需要出力時,肌肉可立即穩定收縮,做出最好控制。 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我們簡稱為低張兒童,除了在嬰幼兒時期的行為表現就有跡可循外,這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易伴隨 大腦感覺統合功能中前庭覺及本體覺調節不 良 的情況發生。 孩子在行為上,則表現出 腳踝容易扭到、容易被撞倒、時常駝背、無法好好維持穩定坐姿玩遊戲和學習的情況,學齡後也容易有書寫的困擾 。 若家中孩子為2歲前的寶寶 建議閱讀 低張寶寶該怎麼辦? 職能治療師教你早期促進方法 簡單來說,一個跳的動作,本體覺回饋不佳(需要用力的狀況時,不知道哪邊要出力)的低張兒童較不知道要如何運用雙足前掌踮起的力量瞬間將自己往上帶,他們的動作運用則偏向將大肌肉群一起用力,所以時常會發現他們的動作表現是用力蹲或用力伸直,但卻不知道如何交替順暢的作出蹲跳的動作。 不只在粗大動作上品質不佳,在精細動作上也能觀察到協調不佳、虎口穩定度弱的情況,孩子在使用工具時會有用力不當或是使不上力的情形。 若您的孩子在生活上遭遇這樣的困難,治療師建議在循序漸進下,從生活遊戲中一步步提升孩子的基礎能力。 協助2~6歲的低張兒童 學習動作技巧   孩漾全人發展工作室郭虹吟職能治療師依據兒童發展年齡給予以下運動建議 1.  2歲~2歲半 :          提供多樣化活動,提高動機讓他喜歡動 粗大動作 練習走斜坡、樓梯、高低不一的台階 練習划步車、原地跳躍、小鴨蹲走、

關心早產兒的發展,定時追蹤六大指標

圖片
  台灣平均每年有近20萬個新生兒誕生,早產兒出生比例約佔8%-10%,因此每年有近2萬個早產兒出生。 隨著高齡產婦增加、環境荷爾蒙的影響,早產兒比例將越來越高。 大部分的早產寶寶在爸媽的細心照護下都能好好成長,但由於早產寶寶出生的週數及體重的不同,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而這些併發症也將會影響著寶寶是否能適切的成長,所以早產寶寶的早期發展非常需要爸媽一起來關注。 寶寶在媽媽孕期 37 週前就出生,即稱「早產」, 37 週後出生,便稱作「足月」。 早產兒的身高、體重、頭圍,以及神經學發展,與出生週數的成熟度有關, 2 歲前必須用矯齡來評估,而矯齡2歲後便以一般的生理年齡看待即可。 👉 矯齡的計算方法: 以預產期(懷孕 40 週)當天為第 0 天大,因此若為孕期34週出生的寶寶,在出生20週後 的矯齡為14週大。 (40-34=6,20-6=14) 👉 併發症: 23 至 28 週出生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易併發「呼吸窘迫症」、「腦部白質軟化症」、「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胃食道逆流」 .. 等病症都需留意,而寶寶 體重低於1,500公克,罹患腦麻的風險更提高20倍。 參考 腦麻兒的職能治療早期介入 早產寶寶出生後體重低,易有併發症,爸媽總是需多一份牽掛,直到孩子跟上同儕的生長曲線及發展里程碑,此時才能鬆一口氣。 👉 根據早產兒追蹤研究指出: 孕期週數、體重及併發症將與寶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郭虹吟職能治療師製表 近十年來早產兒基金會推動「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院後的追蹤檢查工作」。配合醫師、兒童發展心理師等專業人員,於矯齡 6 、 12 、 24 個月時返診進行評估,及早發現問題。 兒科醫師認為早產兒 在 2 至 5 歲學齡前,在神經學和認知發展都要加以注意,觀察是否有學習上的障礙,尤其是 1500 克以下的早產兒,在 5 歲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 該如何提高警覺呢? 請善用手邊的兒童健康手冊及 台北市學前發展檢核表 ,治療師將協助爸媽早期偵測寶寶的發展狀況。 👉 早期偵測發展: 早產兒的動作發展若有以下狀況需提高警覺,以下舉例皆為 矯齡後計算,譬如 :  5 個月時,趴著時頭還無法直挺 90 度 6 個月時,還不會翻身從趴到躺 8 個月時,還不能獨立坐穩 10 個月時,還不會離地爬 11 個月時,還不會扶站 1 歲3 個月時,還不會放手走幾步

腦麻兒的職能治療早期介入

圖片
  根據兒科醫學研究指出,新生兒體重低於1,500公克,罹患腦麻的風險提高20倍,出生缺氧者更提高為250倍。 腦性麻痺的診斷為2歲前嬰兒的大腦有明顯的損傷,造成不可逆的動作障礙,其原因可能來自於產前、生產過程或是產後的缺氧、病菌感染、腦部創傷所致,目前發生機率約千分之2左右。簡單來說,腦麻的類型分為主要四種:高張型、徐動型、共顫型以及低張型,而程度也有輕、中、重之分。 👉 如何在家提早發現呢? 一般而言,若是在寶寶出生6個月後發現寶寶無力、軟癱以及動作偏少或是持續出現非典型的動作模式 如下: 頭向後仰時全身伸直 不對稱張力頸部反射( ATNR )持續存在 手部緊握少自主打開 肩頸僵硬呈現單一模式的動作,無法順暢的彎曲手肘或手腕 兩側的動作表現出不協調的樣子 幫寶寶換尿布時,容易出現雙腳夾緊,不易打開 若有以上現象,請立即到大型醫院接受進一步評估 延伸看 了解原始反射 腦麻兒除了動作障礙外,也易合併有吞嚥、口語、聽覺、視覺、癲癇 … 等問題, 早期完整的復健團隊照護應包含醫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專業 👉 職能治療早期介入著重以下四點 : 1.   促進身體中線概念及主動抓取 : 職能治療師使用神經發展手法 (NDT) 來促進動作發展,包含頭頸、軀幹、骨盆及上肢和下肢的控制,除了重視原始動作的整合及正常動作的誘發外,我們也關心孩子的 主動性 ,像是如何在適當的擺位下誘發出伸手前取的動作,如何藉由玩具誘發眼球追視及雙手跨中線抓取能力。 2.   促進對情境的覺察以及玩性 : 寶寶在 4 個月大後就應該出現探索及主動抓取的本能,但腦麻兒因為肢體控制的受限及張力的影響而無法順暢的做出一些動作,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動作模式發展下, 寶寶探索的慾望就會降低,最後變成只喜歡被逗弄,被動地獲得快樂而已,所以職能治療的早期介入是需要的,在適當的時機去 促進主動操弄、玩的興趣 ,這一點對於腦麻兒未來的學習及遊戲發展非常重要喔 ! 3.   給予多元感覺輸入 : 腦麻兒因為無法順暢的使用肢體在周遭獲得充足的感覺,這時候容易伴有 觸覺敏感、重力不安全感 等現象,所以在早期介入時,我們可以用一些 感覺輸入的手法,適時的讓寶寶放鬆,進而讓肢體的控制更為順暢。 4.   根據動作發展階段給予適當的副木及擺位: 副木類譬如 :AFO 、 cock-up. …

八招教孩子學會騎腳踏車

圖片
在疫情微解封下的假日,河濱公園裡時常可以看到駕馭著各樣輪車的小車手努力衝刺的身影,不禁讓路人都讚嘆 : 「哇,好會騎車喔 ! 」 但其實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如此技能,熟練的騎車技巧都來自於早期感覺動作經驗的不斷累積。 幼兒第一次接觸輪車的經驗是由父母推著三輪車開始,此時只需要雙手握住手把,雙腳跟著上下踩踏,寶寶只要坐好穩住軀幹即可。 2 歲起,許多孩子開始投入滑步車的世界,一開始慢步往前滑,累積著空間知覺的經驗,後來則像是個小車手一樣,可征服不同的彎度和斜度。 到了 3 歲左右,開始練習輔助腳踏車(後輪外加輔助 2 輪),這時候龍頭能控制的不錯,雙腳也能加速踩踏,正因為有輔助輪,所以也不怕跌倒。 持續練習直到 5 歲左右,孩子大多都能騎的不錯,有些甚至到大班之後,就已經不需要輔助輪的協助了。   但有一群孩子,騎腳踏車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首先,他們可能怕高、怕摔、怕速度感,再來可能是四肢協調能力偏弱及缺乏安全感,不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個有速度感的物體。 在踩踏的過程中,除了雙手握住手把,龍頭穩定,雙腳交替踩踏外,還要持續讓重心成一直線,才能穩穩地向前,這些要件的共同協調控制也需要一定的動作計畫能力! 如果孩子本身就害怕速度感的刺激 ( 前庭刺激 ) ,建議家長可以先增加適當的前庭覺輸入,鼓勵他去嘗試盪鞦韆、溜不同斜度的滑梯、坐式滑桿,等到不再那麼害怕了,再來挑戰騎腳踏車。   如果孩子試了幾次還是學不會騎腳踏車,這邊有幾個妙招可以幫助你循序漸進的掌控它。   1.   穿戴好護具 :     戴著安全帽、護肘及護膝,在安全的防護下可以避免受傷。 2.   對於未曾嘗試過划步車的幼兒,建議先讓他練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 3.   調整適當的座墊高度 :     當孩子坐在座墊上時,請確保他的雙腳放下來時剛好可以踩到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孩子本身會預期這是個不安全的物體,所以教導覺察快要跌倒時,可以用雙手剎車,雙腳踩地,這樣車子就一定能停下來。 4.   教往前騎,先教龍頭歪了怎麼辦 :     先學會要跌倒了怎麼辦,讓孩子有安全概念,這樣龍頭歪斜時就能立即用方法矯正回來,也能避免進一步的危險。首先,如果在踩踏的過程中,龍頭往右邊歪,這時候不穩了,右腳便可馬上踩地,隨後雙手再將龍頭往中線靠近,反之亦然。 5.  將龍頭稍微固

穩定孩子的感覺狀態

圖片
  炎炎的夏季已到尾聲,在不知不覺中,氣溫已降低到 20 多度。平時中午依然熱,但早晚的溫差開始變大,孩子們的情緒是否仍穩定如常,還是在季節更替之際,較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呢 ?   許多高敏感的孩子,甚至成人,在外在環境的溫差擴大之際,大腦裡原本平順的感覺調節機制容易出現失衡,而感覺調節失衡時,容易出現情緒的波動。 我們察覺孩子的情緒變大了,容易不耐煩,甚至出現一些故意的行為,這些都是外在的行為顯現,但在仔細探究下,很有可能根本原因是感覺調節不良所致。 此時多運用觸覺、本體覺及聽覺的感覺處理策略,進一步的穩定身心平衡 👉 建議家長們可以透過以下按摩方法,穩定孩子的情緒: 1.在活動開始前選擇一個輕柔的音樂,調整適當的音量,或是家長能放低音量,在按摩的過程中跟孩子開啟一段甜心聊天時光。 2.最好的時間點是在孩子洗完澡後擦乾,上半身裸著趴在毯子或舒服的床上, 大人手抹著嬰兒油或乳液,在手心搓揉至微熱,用手掌輕壓在孩子的肩頸上,停留 10 秒後,用溫柔及穩定的力道由肩頸往下推至腰間,同一個方向重複 10 次,速度緩慢不宜快。 3.用一樣的力道, 由肩頸往手掌及手指的方向推,同一個方向重複 10 次,速度緩慢不宜快。 4.在過程中可以適時詢問孩子,哪個部位想要多按摩 ? 力道需要加大嗎 ? 5.最後用毯子或是浴巾將孩子從肩頸往下包裹住, 家長用稍微用力的力道 ( 比按摩的力道在大一些 ) 抱住他在懷裡 ,輕輕地搖晃著。 整個按摩過程約 15~20 分鐘結束,若孩子有觸覺敏感的現象,建議先鼓勵他試試看,但不強迫,目標可以自 5 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 有明顯情緒波動的孩子,建議按摩活動每天進行,持續兩個禮拜為佳 小一以上的孩童也許對被爸媽抱著搖晃會感到害羞,這時候只要穩定的抱住他數20秒或聊聊天就可結束囉! 此按摩方法適用於寶寶3個月後至小學三年級,在1歲前力道要輕柔些,1歲後可慢慢加上力道,小學三年級後若還有感覺調節不良的現象,建議使用其他促進調節的方法! 撰文:郭虹吟職能治療師 --------------------------------------- 點擊連結: 👉想了解孩漾 治療師專業背景 👉 想了解 孩漾諮詢及居家指導服務 👉 想進一步洽談,請至 FB 粉絲團 或 電子信箱 留下訊息

孩漾諮詢信箱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